本报记者 耿雁冰 北京报道
7月16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题报告时介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去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20到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峰值。
就在本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达了对经济增长更为积极的态度。他提出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的区间,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等指标不能滑出“下线”。
对于重申容忍低增长的决策层来说,最为看重的就业压力或远未消除。
就业压力依旧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是我国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首次下降。
“从发展趋势上来说,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在逐年增加,可以作为劳动力的人口可以放宽到18岁-67.5岁这个年龄段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仲华对本报记者表示。
今年毕业的699万高校毕业生,已经对“史上最难就业季”深有体会,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潜力长期下行,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
“下半年经济增速下降,企业经营收缩,肯定会对就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余仲华说,1990年代初期有学者测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提供100万个就业机会。
对于中央所担心的就业“下限”,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4.6%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应该是就业水平的下限。
根据国务院转发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5%以内。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介绍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达2500万左右,比“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0万左右,其中每年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695万,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令我国的就业形势比其他国家更复杂。
按照人社部的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到那时,我国的人口红利将完全消失。
“我国在2020年-2030年十年间是重要的转折时期,劳动力的增长会发生变化,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和不同的基数会有不同的结论,具体会怎样需要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判断。”余仲华表示。
调查失业率适时公布
作为唯一的失业率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谓我国最稳定的宏观数据。
据尹蔚民介绍,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达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
历年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0%-4.3%之间,即使经历金融危机,我国沿海许多制造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从登记失业率数据上看不出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不去登记,就不在失业率统计范围之内,中国人特别注重面子,宁可不领失业救济金也不愿意去登记。”余仲华表示,这一数字不是用与国际接轨的调查方法得到的,很难说明中真实的失业状况。
作为我国目前官方正式公布的唯一失业率指标,登记失业率已经与宏观经济严重背离,失去其作为调控指标的意义,也失去了应有的宏观决策价值。
今年6月17日,尹蔚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十所高校千余名学生代表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时透露,人社部已多次向国务院建议适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失业率”这一指标。
实际上国家统计局已经从2005年起正式建立我国劳动力调查制度,并开始做调查失业率的试点,但调查失业率仅为内部工作参考,仍未露出庐山真面目。
据人社部相关人士介绍,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在统计方法、指标定义和统计范围上都不相同,一般不好直接进行对比。但调查失业率大体上比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一个百分点左右,两个失业率反映的就业和失业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尹蔚民称,人社部已多次向国务院建议,在适当时机向社会公布这一指标。同时,登记失业率也会作为工作手段来使用。